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姬唐 > 第三百一十章 朕为什么就不能作出好诗?

第三百一十章 朕为什么就不能作出好诗?(第2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“依臣妾看啊,这小子就是姬氏千年气运的结果。厚积薄发之下才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妖孽。不信你看看他那几个儿子,润儿是臣妾看着长大的,虽说聪慧,但也就那样,这样的孩子臣妾能找一大把,就这还是名师教导的缘故。”

长孙继续道:“润儿将来是要继承他父亲的爵位的,这些年臣妾算是看出来了,润儿这孩子虽然有些迂腐,一点都不像他父亲。但这样的孩子才是我们皇家需要的。他和妤儿成亲后,必定是将来承乾或者后世之君的左膀右臂。有好畤侯一脉为皇家护卫,就算有所不测,也不会到了彻底崩坏的结局。”

“小猫就不说了,迟早是要嫁人的,他的三子还小也看不出什么来。唯一让臣妾吃不透的是他的嫡次子姬泽。”

说道这里他有些迟疑,不知道该怎么说。

“这..........!”

长孙张大嘴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,想想以前每个朝代都有自己风格的文华盛世,先秦在春秋战国之交达到鼎盛,百家争鸣,各自彰显自己的绝世风采,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
两汉时期在三国时代达到极盛,一曲《短歌行》让多少英雄折腰?一篇《洛神赋》更是至今无人超越。建安七子的文华盛世到现在都留有余音,让人向往之!

大唐建国快三十年了,但现在除了姬松在文坛独领风骚之外,其他人更是望其项背,不敢掠其锋芒。

一个少年宗师就已让世人直不起腰来,更不要说与其争锋了。

“以后说话过过脑子,别惹了不该惹得麻烦,到时候怕是陛下都护不住你。”

陈寿跪倒在地,身上更是冷汗直冒。

“行了,你就别吓唬他!”

李世民无奈地挥挥手,示意陈寿赶紧滚蛋!

“你说朕就怎么做不出好的诗词呢?先秦有《诗经》《离骚》,前汉有《赋》,后汉更是有建安七子。就连前隋也有不少好文章出世,但怎么到了大唐,就只剩下那个混蛋独领风骚?我大唐的文华盛世何时才能到来?”

“您也不要妄自菲薄,你希望的事情承乾不是正在做吗?等到《贞观大典》出世,再还有印刷术和纸张的问世,一个文华盛世正在向我们走来。”

“一个孩子,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,最后到学识渊博,这至少需要数十年时间,我们不着急,您现在春秋鼎盛,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,岂能在这件事钻牛角尖?”

“至于姬松?”

长孙咬牙切齿道:“那小子就是个特例,不能将他与平常人比,不然非得气死不可。一来他有姬氏渊博的传承做底蕴,加上其堪称妖孽的聪慧,有此成就并不意外!”

“姬氏沉寂太久了,要不是姬松出现,或许现在他们一族还在地里剥食呢,岂能有现在的风光?”

李世民面露不甘,一个王朝的鼎盛,不光是军事上的,文华上的鼎盛也同样重要,当军事和文华一起发力,才能真正彰显一个大国的气度。

这些年他一直在等待,但却不甚理想。虽有姬松创有词调为先,但却只在小范围传播。

时常有被人推崇的新词问世,但当看过之后,只觉得东施效颦,不值一哂!

至于为什么会被大肆传唱,除了那些想为家族子弟扬名是世家大族还能有谁?

一个个想出名都想疯了,什么玩意儿都敢往外传。也就姬松这个‘词祖’大度,不与他们一般见识,要是搁在别人身上试试?看能不能让你身败名裂?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