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北宋大法官 > 北宋大法官 第1063节

北宋大法官 第1063节(第2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樊正向苏辙行得一礼,然后识趣地离开了,他现在真是忙得不可开交,转运司越发依赖解库铺来操作,别说盐钞、盐债,如今近七成的军饷,都是通过解库铺在运转,到底这钱进钱出,实在是太方便了。

樊正走后,苏辙瞧了眼码头上的粮食,又道:“转运使,在下以为不能的一味往前线送粮食,这会导致那些武将不断地向外拓边,可稍有差池,就会出大问题的。如今西北地区发展地这么好,应该积蓄民力,做到厚积薄发。”

元绛道:“苏检察长只看到其一,这几年商税还能够继续成倍的增长,是因为什么?可不是因为你们公检法,而是因为战争,导致货物、钱币流通迅速,盐钞才能普及这么快。”

苏辙冷冷一笑道:“那都是盐债在撑着,几个月前,要没有那一批私盐出现,事情还不知道会怎么样,这债越欠越多,总有一天会出事的,到时官府想要随便增税,我们检察院是绝不会答应的。”

元绛淡淡道:“这我们自有分寸,你们检察院管好自己的事就行。”

关键盐钞已经在西北地区普及,在收完税后,解库铺可以直接就近购买,节省了很多消耗。

吕公孺不由地感慨道:“此与均输法有何异?”

这一点元绛没有反驳。

事实还就是如此,如今收上来的全都是盐钞,官府就必须拿着盐钞去买买买,自然就是求近,求便宜。

不就是均输法所追求的吗?

“这是小民分内之事。”

樊正赶忙拱手一礼。

元绛审视过契约后,便在上面盖了章,又道:“樊大,现在市面上的粮价怎么样?”

樊正道:“还算是比较稳定。”

吕公孺好奇道:“朝廷这几日就已经买了近十万贯粮食,为何粮价没有上涨。”

而且比均输法还要节省开支,东南六路发运司,还招了不少人,这都是要花钱的,这边的话,都是通过解库铺去做,这人力成本都给省了。

忽听身后有人道:“就是省再多的钱,也是不够用的。”

几人转头看去,只见苏辙走了过来。

“原来苏检察长。”吕公孺笑着点点头。

苏辙向二人拱手一礼。

樊正忙道:“这是由于百姓全都是以盐钞交税,导致现在盐钞全部到官府手里,民间全是粮食,严重缺乏货币,故此始终还是能够维持住。”

吕公孺抚须点头道:“原来如此。”

樊正又问道:“下一批粮食,是要送往延州吗?”

“是的。”元绛点点头,“熙河地区暂时不用。”

他们已经收到消息,皇帝送了一百万贯过来,这可是极大减轻西北地区的压力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