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玄幻奇幻 >大明嫡长子 > 第506章 正德四年

第506章 正德四年(第2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齐承隧原先属于杨一清集团,西北几年两次大战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再说能得杨一清认可,便说明此人并非酒囊饭袋。

朝中清流官员其实不少,但朱厚照不愿意让这种人染指兵部。

到时候他不喜欢周尚文、杨尚义这些偏向于进攻的大将,对他们一顿打压,再胡乱调动一通,还要皇帝自己出来收拾残局,倒不如还是任用原本军功体系中的人,他们相互熟悉,对于边关大将来说,也便于和京师保持稳定、平和的关系。

另外,三个多月前,刑部尚书闵珪致仕,他是宣德五年(年)生人,七十九、八十的年纪实在是很大了,所以三次递上辞呈,朱厚照便准允他归乡养老,只不过当时还是冬天,所以便想着今年春天返乡。

闵珪是浙江湖州府人,只要天气稍好,就可以乘船一路南下。

这种责任体系的重塑,对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。当然,不要指望这样就能去除原本官僚体系中存在着的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、贪腐现象等等弊病。

但是至少有一个优点,就是在面临重大事务的时候,可以让皇帝的意志有效的贯彻,因为它在层层推导,推不下去的情况当然会有,但没关系,过一段时间皇帝会问的。

一旦实际的效果不理想,就会促使链条上的官员出现‘不得不欺上瞒下’的冒险行为,从而迅速推高他的政治安全成本。

简单的说就是:胆子大你就骗。

这样会比‘政令不出紫禁城’的情况要好很多,也比让一众官员闲着没事儿干要好很多。

其实除了天气原因,还有一点促使他没有着急回。

便是历经两年的修建,京师之中的藏书园正式落成了。

藏书园坐落在京师南城,整体上由假山、人工湖、书楼而组成,并以缠绕其中的长廊、亭台、书阁做点缀,各种花草、绿树当然也是不缺,可以这就是一个书生的‘皇家别院’。

为了保证一定安全性,藏书园建有墙院,只开了一个南门,大门上方藏书园三字,由朱厚照亲笔赐匾。

左侧石墙上刻有立建此园的目的,也是引用的一个名句。

朱厚照是更习惯于这样,他现在的早朝已经变成三日一次,而更多的政务处理形式变成了以他宣召责任官员为主。

这样一来,正常的政务有文官体系处置,而皇帝会抓住重大事项,整个国家自然就有人在管理了。

一年半以来,除了内阁的变化。

京中各部大臣也有调动。

王炳入阁以后,不再担任兵部尚书,皇帝调原陕西巡抚齐承遂入京接替。这是复套成功之后,对各有功官员进行封赏的又一例证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