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女生耽美 >大明:俺爹朱高煦,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> 第三百零五章 新一代火器

第三百零五章 新一代火器(第2 / 2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推荐小说:

现在还出了这事,宗室甚至会不会怀疑是他在做什么,在押着藩王不就藩,恐怕对他有些微词了,所以朱棣后面就把在京藩王都封出去了,当然除开了他儿子们。

而朱瞻壑担忧的是,朱棣会不会把代王也给放走,不过他记得历史上韩王是死了的,现在韩王没死,说不定事情还稍微有变化。

……

这里改了下,抱歉抱歉,历史中,是韩王一直没就藩,属于小透明,本来要就藩时,朱元璋挂了,没去成,然后建文帝登基,发生了削藩靖难,自然更就藩不成,最后永乐时期,想去但是朱棣没同意,最后在京城突发疾病而亡,朱棣顾及宗室,加上这对他影响不好,于是将还在京城的藩王都给放出去了。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

“没错,这个不但能创收,还能解决此次问题”

“好,就这么办”朱棣立马给了道圣旨,还是以恩赐得方式发下去的,说道本来这大明银行不像非大明人贷款,但是看着诸位都是远道而来,所以开个先例。

至于怕不怕贷款了,这些人不还,朱棣并不担心,首先这些国度还想和大明建立贸易往来,他就不敢不还,再就是陈祖义被朱棣下令,当着些使臣的面砍了的,可是狠狠震慑了一番。

因为他们连陈祖义都怕,若大明真追究杨威,他们国度完全挡不住,他们国度有些兵马都没两万,而大明水军轻轻松松,下个西洋都带着两万水军晃荡,谁不怕。

所以朱棣贷款一开放,立马就有好几国使臣贷款,购买大明货物,带回国内。

而大明这盐不光白净,价格还不高,加上他们在应天府转了转了解到,这里百姓都有盐吃,最差都是粗盐,这更让诸多使节,颇为震撼,这国度的强盛,百姓都有盐吃。

当然,应天府细盐降价,也是因为今年自从晒盐法普及出来后,沿海地区的盐业产量和质量大有提升,随着产量提升,价格自然降低了,盐引发售也多了。

加上水路运河,朝廷有钱了,极力疏通,不少盐商有条件,在算了算成本和利润,以及盐得品质,不少盐商选择到了沿海地区买盐,运回来贩卖,这也减轻了不少井盐负担,当然同时也就降低了价格。

所以当下有使节,不想此次空手回去,毕竟带回去转手一贩卖,能赚几倍,或者献给国王,但是又没钱了,他们也不可能找朱棣讨要,毕竟朱棣已经给他们回礼了,而且回礼在他们看来,已经不低了。

当然有不敢去讨要的,自然也有脸皮后去讨要的,这一出确实给朱棣搞为难了,而且这个口子不能开,若再赏了这一国使臣,其余国度使臣怎么办?到时都在来讨要,不给说不过去,给了,他肉疼。

也幸好商会整体快要完工了,朱瞻壑所有作坊也全面扩大了不少,招收得有人,同时也有先前工人直接改入了商会作坊里面做工,不然他还真不想接。

而在十月眼看要过去时,发生了一件事,这事将朱棣都吓了一跳。

韩王朱松在应天府一下重病垂危,这消息朱棣得知后,立马派人前来救治,幸好暂时保住了。

因为韩王是在朱棣大寿时候来给他祝寿得,但是事情完了后,朱棣并没放他走,而是以各种理由留在了应天府,说过了年再回。

然而朱瞻壑稍微知道一点,只不过他知道得是,可能这事后,朱棣要让其他藩王离京就藩,因为韩王差点死在了京城,而京城还有几位藩王,一直没让去就藩,以各种理由搪塞。

“这些,小国真是贪得无厌”朱棣骂道,甚至想起,那天晚宴下来后,不少碗筷酒杯都缺少消失了。

当时夏元吉来给他报告这事,他还让夏元吉打开格局,这他妈,现在他算明白夏元吉当时心情了。

然而本想发火得朱棣,却被夏元吉拦下了。

“陛下,在赏自然是没这个规矩,可是能贷款啊”

“贷款?”朱棣闻声就明白了“你是说,让他们在大明银行贷款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