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汉宫秋,落花逐水流 > 汉宫秋,落花逐水流 第124节

汉宫秋,落花逐水流 第124节(第1 / 2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陈阿娇。亦不过是皇帝幼年时绕不开的魔障,他喜欢,便捧着罢!反正宫中无人敢认她姓“陈”,堂邑陈氏的祸害,应是不会再翻覆至皇帝的后宫了。

若有变,她帮皇帝瞅着便是。太后心想。

因道:“皇儿今儿说的话,母后全听了心里去。不容易呀……咱们母子俩,多难得才这么聚一回,说说贴心窝子的话。彻儿放心,你不愿让母后管的,母后必撒手。——皇儿在沙场拼命,母后怎能在后宫给皇帝捅刀子?”

皇帝许久不展颜的脸子,这才真心地笑:“待儿子沙场归来,还请母后为儿子设宴接风!”

他好久不曾这么开心了。

初守漪兰殿时,他们母子俱无贵不显,那时日子极难过。是母舅田蚡,小心翼翼地扶持深宫中的阿姊王美人,将所有的赌注全压了这宝贝外甥身上。可以说,皇帝往后能有这般显贵的前途,田蚡功不可没。

皇帝放软了口气,因说:“母后,朕也念旧——”这话一语双关,一层的意思是,他念旧,母舅田蚡一族对他的好,佐政帝王的功绩,他都记在心里,方才之言七分是气话,若非万不得已,他一定不会动田蚡。还有另一层的意思,更明显:“母后,朕念旧,谁敢动朕的旧人,朕与母后的心情,是一样的!望母后谅解!”因叹息,又道:“朕这一路,荆棘褴褛,走来着实不易。母后都看在眼里。这些苦痛,朕受过的,母后全都受过!比之朕,只多不少!朕时时记在心里,母后的话,朕愿听,也会听。但……母后若觉朕行事不妥时,不妨回溯一下,朕能登上皇位,受恩于谁?田蚡舅舅的恩,朕一定感念在心,但……朕欠恩最大的,并不是田蚡舅舅。”

是陈阿娇。是馆陶大长公主。是从前竭全族之力全心助皇帝登上皇位的堂邑陈氏。

但他给表姐陈阿娇的“回报”却是,将她终生禁锢在长门。

太后低头,似在深思。皇帝是她生,也是她一手养大的,她太了解皇帝的性子,因拿着田蚡作比,她也更明白皇帝回护桂宫“远瑾夫人”的情由。

“陛下啊陛下,”太后叹了口气,“这枕边风轻轻儿这么吹着,久了,你是连哀家的话都听不进去啦!原是你喜欢谁、宠着谁,这些个哀家都不管!可今天出了甚么事……哀家这心咚咚跳着,到现在还停不下来!您倒想想,哀家是老啦!……皇儿啊,经不起这么折腾啦!”

“今天的事,”皇帝低沉着声儿,“原是个意外。”

“哀家不是三岁小孩!”

“那依母后的意思……”皇帝一点儿都不惧,迎视太后。

“哀家的意思,皇帝须当机立断!哪宫的美人,敢像她那样,居然跳荷塘子,以此夺君王之目,用这么个腌臜法子来邀宠!”

将心比心。于此说来,桂宫……似也不那么可恶了。

皇帝见太后有松动,便道:“母后,堂邑陈氏,只剩了她这么一个了……”说到此,连他自己都觉鼻子略略的酸涩,还有些话想说,但也这么搁了,点到即止,他与皇太后都是聪明人,不必说的太透。

好久,皇太后才轻轻点头:“哀家明白了……哀家答应皇帝,哀家绝不动她,陛下大可放心亲征,哀家是陛下的母亲,必时时、事事都为陛下考虑!”

太后言真意切,皇帝不免动容,因说:“彻儿谢母后体谅!——母亲且放心,彻儿自践祚始,便立志要做明君,以天下为己任,承高祖皇帝之气魄,拓土开疆,保大汉百姓丰衣足食!此乃儿的理想!……什么事该做,什么事不该做,儿子心里有把明尺,江山与美人,孰轻孰重,儿子绝不会选错了路!但……”皇帝无奈一笑,连眼睛里都泛着泪光:“彻儿一日不见她,便想她、挂念她,儿子想,朕做了皇帝,可皇帝也是人,儿子心里挂念着打小儿一块长大的青梅竹马,便是罪孽么?”

太后亦有些动容,她这个儿子,一路走来,并不容易。也罢,也罢,既是她,那便是她罢!命中注定!

“她并未……”

皇帝刚想说话,却被太后打断:“当局者迷!陛下!……哀家只有一点要求,她的分位,晋是不能再晋了!既做了这么出格的事儿,哀家必须向皇帝讨道谕令,削她封位、夺她名分,她原先在哪儿,这会儿必得滚回那儿好生呆着!安分些儿,哀家或者还愿给她条活路……”

这“活路”两字,刺的皇帝心惊肉跳。这一当时,他便顾不得了,热血冲了脑门,忤向太后道:“母后,您别做教您后悔的事!朕是皇帝!朕的宫中,圣旨最大!您不怕——”皇帝眼神愈发转狠:“朕宰了田蚡全家么?!他犯的那些事儿,足够朕一一数落!到时……母后不要后悔才好!”

王太后眼中气焰瞬间偃下,她似是不敢相信,眼前这位用君上的口吻与她说话的,竟是她一向孝瑾的皇儿。

王太后举起了手,指戳皇帝:“彻儿,这是你该对母亲说的话?”她的嗓音沙哑着,眼泪欲流未流,难过至极:“你忘了田蚡当初是怎样庇护咱们母子的?他是你的亲舅舅!儿子!田蚡是当今皇帝的亲舅舅!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