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门阀风流 > 第九十九章 十面埋伏

第九十九章 十面埋伏(第2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来福抱着琴,四下瞅了瞅,笑道:“小郎君,这里倒是清静,要摆案么?”

“不用了。”

刘浓站在潭边,眉眼被潭水一洗,徐徐而展;双拳对在胸前,缓缓一阔,随后举拳向天伸了个长长的懒腰。此处无人,不用顾忌仪态,当下便撩着袍摆席地一坐,歪歪的靠向背后巨石,半眯着眼,神情悠然。

自离华亭而至会稽,到了这王谢风流的山阴城,****皆不敢有丝毫懈怠。入学馆,结识王谢袁萧,拜谢裒为师,将华亭美鹤之名播于此城内外。诸如此般,看似羚羊挂角不着痕迹,实则尽皆依循胸中所思所欲而为!尚有一年便行及冠,岂敢行差踏错半步!根基虽薄,然只要不懈填积,终将至洛阳。

思及此处,嘴角微微翘起,轻轻的拍打着曲在身前的右腿,神情愈发惬意适然。远方,轻鸟成行,无声掠过眼帘;近处,碧水盛幽,偶闻丝语叮咚。

“瞻箦!”

正在沉吟思索间,身后传来一声唤,蓦然回神,发现谢裒已不在眼前,而此时蓬船大多靠岸,四处皆是玉冠华衫。但见得,锦带飘飘,麈尾漫摇,起伏缠绵于绿柳之间,粗粗一掠,怕不有百数。

谢奕、袁耽、褚裒三人行上前来,四人沿着州中石道缓行。

王氏庄园虽建在山下平阔处,但行雅之地却在深山之中。刘浓一路慢行,一路打量着四野。百步一景,呈层叠之势,直逐至颠。

山脚:松竹婆娑成阵,每株参天古松下。必置石案,案上刻纹棋盘,人行于其中,神意幽然。山腰:曲水如藤似曼绕走廊间,株株桂树被风一拂。抖落红黄二色随溪默流,暗香潜葬。山顶:飞瀑如惶,急流似湍;绿海摇曳朱亭,恰似越女,舞姿翩翩。

刘浓心道:倒有些类似竟赛!棋弈不消言,若无桥游思那般圣手水准,想要拔筹难若登天;书法更非我所长,怕是王羲之将夺得头筹!再言画艺,唉……便是舒窈亦强过我不知几许。如此一来,便只有音律与辩谈可取,仅余两项,自是当仁不让!

舷接柳畔,众人纷纷下船。

刘浓见谢裒恰好在前面不远处,便几个疾步赶上,将只想参予音律与辩谈之事说了。

谢裒笑道:“瞻箦,为何弃书画与棋弈?”

刘浓揖手道:“回禀老师,刘浓非是弃之,实为藏拙!”

大越之山,名不虚传!

因是有例行雅,众人便散落各处,行棋者至山脚松林,将袍摆一撩,落座于石案。静待对手上前;作画者则多至山颠,吟哦一阵,摆笔置案,或描湖、或注松、或纵揽山水人物于一画,各作不同。

首日,并无辩谈与音律,刘浓难得清闲,陪着褚裒饮了一阵山风,褚裒摆案行画。稍稍一观,竟是全景图。想来他终日必将埋首于其中,漫不经心的左右四顾,错落的矮案已将整个山颠铺遍,到处皆是簇簇头冠。趁着褚裒专心事画之际。挥着宽袖,悄然移步,尽捡人少之处而行。

但行一阵,人烟渐无,丛生的杂草扯着袍角,似欲教其留步。不知不觉间。竟行至飞瀑之源。

一汪碧水如眼,嵌在嶙峋怪石间。

“藏拙?”

谢裒身子微微一顿,侧身看向美郎君,见其面色如常,不似虚言;心中甚喜,抚须笑道:“知之为知,不知为不知,是为知也。瞻箦能知拙而不避,甚好!然则,汝之书法,乃经年苦练而得,字迹已然沉凝,应不为拙也;可权宜藏于一时,但切莫心生遁世之惑、停滞不前!”

“是,老师。”

其言殷切,其意醇厚,刘浓肃然垂聆,带着些许汗颜。

书法一直是他的短板,但凡书有所成者,皆可一眼辩出他的字迹怪异有缺。然则,到底缺在何处?却难以述之于言,便如陆纳与陆舒窈就只能言其字缺髓,若问如何得髓,便不得而知。对此,刘浓百思不得其解,隐约觉得有一扇门挡住了自己的视野,欲推门见山,却每每触及一片虚无,教人颓然乏力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