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专属年代[快穿] > 专属年代[快穿] 第31节

专属年代[快穿] 第31节(第1 / 4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“谨裕信上提到他父母、兄嫂在海城,要带我去见他父母、兄嫂。”想到母亲和奶奶相处的场景,杨杏娜有些害怕和公婆见面。

杨母无奈地戳傻闺女的脑门:“谨裕提出带你去见亲家,说明他想和你好好过日子,不用惊慌。”

听到母亲解释,杨杏娜嘴里仿佛含了一块糖,甜味从口腔传到身体每一个角落,身体如同泡在蜜罐里一样。她继续读信,突然瞳孔缩小:“爸妈,谨裕配偶一栏怎么写的是未婚呀。”

她举起第二张信纸,气的眼睛冒火花。村里有些人总是在背后嚼舌根,说谨裕迟早回来跟她离婚,这下可好,谨裕不用回来办离婚手续,想要和谁结婚,她管不着。

他亲自带女儿、谨裕去民政局办理结婚证,谨裕配偶一栏绝对不可能是未婚,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。不行,他找子健帮忙调查这件事。杨父将棉袄塞给老伴,腿一拐一拐往外走。

“是嘞,钱谨裕寄给杨杏娜的信。”自行车缓缓停在杨父脚边,邮差将封信递给杨父。

杨父盯着信封上的名字,刚硬的脸上露出笑容,“辛苦你了,小李同志。”

“不辛苦,送信是我的工作,我去其他地方送信了。”邮差员双手放在嘴边,哈出一口白气,躬起身体骑自行车离开。

杨父目送邮差员离开,攥住信回家见女儿、老伴。

院子里响起时轻时重的脚步声,杨杏娜知道父亲回来了。她低头咬断线,拿起蓝色棉袄疾步窜到父亲身边,催促父亲:“爸,你试一下,有不合适的地方我改一改。”

“娘没埋怨你,跟你说这么多,想要你们兄弟守望相助。”杨老太太态度变得软和,慈祥地看着大儿子。

杨父轻声“嗯”了一声,老娘给他好脸色看,估计有事求他。

“老杨家曾长孙要结婚,女方家要手表、缝纫机、自行车,二房只能买得起缝纫机,老大,你看?”杨老太太期待道。

“老二大孙子才十七岁,还不到法定结婚年龄,不能办婚礼。”杨父转身坡脚离开院子。

“老大,村里好多年轻人十七八岁结婚,先生儿子,到了结婚年龄再去民政局领结婚证。”杨老太太叫了半天,也没把大儿子叫回来。

杨父笑而不语,摇了摇手中的信。

杨杏娜立刻将棉袄擩到父亲怀里,眼睛弯弯慢慢从父亲手里抽出信封,反反复复看信封上的地址,忍不住笑出声。

信封差点被她盯出一个洞,她才撕开信封,掏出信纸。和她想的一样,丈夫恨不得她立刻飞到海城。杨杏娜一字一字读信,突然她瞳孔放大,慌张打开门惊叫道:“爸妈!”

“怎么了?”杨母被女儿惊恐的表情吓到了。

杨父紧张地看着女儿,难道女婿不赞同女儿去探亲。

走了几十米,彻底听不见老娘的声音,杨父转身凝望六间红砖青瓦房。他从战场上退下来,组织专门给他盖得房子。他刚和亲人团聚,想着一家人其乐融融在一起多好,于是同意老娘的建议,让二房人搬过来一起住,一开始他和二房处的挺好的,直到他娶了杏娜妈,摩擦多了起来,老娘总是刁难杏娜妈,后来他被逼得没办法提起房子的事,老娘吵着去见死去的老爹,他房子他也不要了,带杏娜妈在村尾盖了两间瓦房。

杨父神情落寞,苦笑一声,他缓慢移动残疾的腿往家里走。

“杨叔,有你的信。”邮差认识老革命英雄,隔两三个月邮局都会收到从部队寄给杨叔的信。

第46章 第二世界

“小李啊,是海城来的信吗?”杨父往后退两步,站在路边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