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女生耽美 >大明元辅 > 第228章 暗手

第228章 暗手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高务实配合地轻哼一声:“井底之蛙罢了。”顿了一顿,却又道:“不过丰臣秀吉的打算是先拿下朝鲜,而朝鲜承平已久,国内局势也暗流汹涌,我料一旦日本入侵,朝鲜必不能挡。届时,我大明恐怕要被迫出兵相助,而偏偏如今女真局势只是稍定,二三年后朝廷又还要对察哈尔动兵……”

朱应桢这次总算明白过来了,恍然道:“所以日新是打算帮北条氏一把,让他们拖慢丰臣秀吉统一日本的进程?”

土默特硝石便宜,日本硫磺更是便宜到烂,京华只出了点炭,结果制成火药之后卖到日本,价格翻了十倍不止。

看来技术垄断的确是赚钱的不二法门,毕竟日本人的火药技术是以前从中国学过去的,而当时的中国虽然发明了火药,自己却走了邪路,老喜欢往里头加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,严重影响火药性能(比如喜欢加各种毒物)。

日本人也受了影响,导致火药配比不对,效果大打折扣。于是他们在见识过京华的火药之后,就再也不肯用自家的垃圾玩意儿了。

此时正是战国末期,战争频仍,各方既然都换装了不少京华的火枪,那自然免不得要消耗大量火药,于是反过来就买不起更多的火枪了。朱应桢说的就是这种情况。

“四万……”高务实想了想,道:“估计这其中丰臣秀吉的嫡系可能拥有两万杆左右。至于北条氏,我看他顶破天也不会超过五千杆。”

这个规模真的不小,大明搞了这么久的改革,全国换装的部队也只有二十多万,而且还并非都是最新款。大明这二十多万杆京华火枪,从隆庆二式到万历一式,再从万历一式到万历二式,一共三款都有装备——当然,肯定是越精锐的部队装备的火枪款式越新。

但朱应桢这是总算给了高务实一点“好消息”,他摇头道:“应该还没到这个数,据我了解,他们手头的火枪最多四万杆,主要是一开头买得比较多,后来逐渐的就少了,购买的货物也从火枪变成了火药。”

哦,原来是这样,高务实马上明白了过来。

别看日本战国在后世好像挺有名的,但实际上当时的村长……不是,大名们财力都有限,虽然从葡萄牙人到来之后,他们就开始了解火枪的威力以及在战争中的作用,但限于财力和冶金、制造能力,能够装备的部队很有限。

这一世由于京华这个bug的存在,日本国内的大名们也发现了一个“真理”:造不如买!

刘馨听出了他的意思,笑了笑,问道:“看来大司农对于统一有序的日本市场兴趣不大,倒是希望北条氏能够多坚持一段时间?”

高务实点了点头,说道:“统一有序的市场固然是好,但丰臣秀吉此人……素有野心,一旦他真的完全统一日本,我料他不会老老实实和我们做生意。”

朱应桢当然不知道丰臣秀吉会打大明的主意,因此高务实故意道:“据报,此人甚至对部下说过,将来日本一统,他还打算来大明试试刀锋呢。”

“啊?”朱应桢果然一愣:“不至于吧,这厮如此不自量力?”

其实此前他和高务实交流过日本实力问题,不过当时主要是谈石高。但不管怎么说,哪怕朱应桢已经知道日本现在的动员能力远超大明,但他还是不相信区区日本能给大明带来多大的威胁。

于是乎,各大名也好,逐渐掌握朝政的丰臣秀吉也罢,都开始大量购入走私过去的京华制式火枪。但刚才说过,他们财力有限,不可能装备太多,而且真装备那么多也用不起——火药也得找京华购买。

而这里头还有个问题,京华火药的一项重要原料硫磺,本身就是从日本购入。因此日本在某个程度上,实际是拿自己的钱买自己的产品,京华这边主要只是消耗了一些硝。

但此时的大明并不太缺硝石(主要还是消耗量对比后世来说太小),四川多地都有硝石矿,湖广(湖南湖北)、云南甚至南直隶(后世安徽)等地也都有产。这些产地又大多不是什么富裕地区,京华很容易就掌控了大量硝石产区。

再后来,因为高务实不太愿意挖国内的硝石,于是又从土默特购入——后世内蒙古大批地方都产硝石。土默特的蒙古人现在有些像后世的中东和俄罗斯,除了卖资源之外也没什么其他的致富项目,何况京华买的这些矿大多只需要直接装车就好,土默特只需要出人做事就好。

因此双方一拍即合,高务实花不了多少钱就能弄到原料,土默特没出多大力就能源源不断拿到银子——但他们马上买了其他东西——简直是最理想的双赢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