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玄幻奇幻 >大魏春 > 第六一零章 天大的黑锅

第六一零章 天大的黑锅(第2 / 5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其实这份奏报予昨夜子时就进了宫,高英看过后惊疑不定,便以已然夜深,不可惊挠百姓为由,硬生生的拖到了五更,才唤来了四辅。

得知内情,四辅骇然失色,先未商量对策,却先劝着高英尽鸣钟。

纸包不住火,迟早都有败露的一日,与其猝然一日泄露,害的群臣失色,继而导致朝局不稳,不如循序渐进,慢慢道出。

若是太后欲改祖制,便是不会一言而决,至少也该在今日提说一两句,而不会如此急的罢朝。

这分明已是焦燥不耐,急与元澄等人商量对策……

这个时候,自然是没有人敢不识趣,便是有重事要事,非秉不可,也只是将奏章递予秦松,请他代呈。

如此这般,不大的功夫,近百朝臣就走了个干净。殿中就只余四位辅臣,分别是元澄、元诠、刘芳、游肇。

另外四位,奚康生与邢峦皆在北地领军,元怿被高肇所俘,崔光却又被李承志所俘。

若是往常,自然正常秉奏,但今日却如见了鬼,众臣无不愕然,直愣愣的盯着坐于堂上的高英与幼帝。

那端钟,难不成白响了?

孝文遗诏,凡逆臣做乱、地州有失、外敌来犯,必诏告朝臣,共商对策,是以才有了“响六记端钟”的旧例。

而但凡钟响,无论何时,朝臣必至宫中,而后由主书郎或辩章郎宣读邸报,予群臣解释端钟为何猝响。

但今日,却直接将这一步骤省掉了?

再加刘芳与游肇从无领军之经验,是以只理民务,军事大都由元澄与元诠把持。

而今日之事只因干系太大,怕落人口实,才将他二人留了下来。

高英依旧脸色铁青,也不知是怕,还是恨,足足离着两三丈,元澄竟听到了隐隐的咬牙之声。

几息之后,又听她猛叹一声,嘶声问道:“事已至此,诸卿可有良策?”

元澄与元诠默然不语,看了看太后面前案几上的急报。

要么是太后听的太多,不厌其烦,更怕噩耗接连不止,乱了朝局与民心,是以决定改了这道祖制。

要么就是,此次应为大祸,大到太后不敢予朝臣知道的地步。

但北地五州、六镇相继叛乱,附于高氏的讯息都不曾隐瞒过,如今祸事再大,又能大到哪里去?

众臣心思各异,暗暗猜忖,又听力士喝道:“有事秉奏,无事退朝!”

果然?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