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清穿之咸鱼三阿哥 > 清穿之咸鱼三阿哥 第22节

清穿之咸鱼三阿哥 第22节(第1 / 4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一是太子照顾四弟,从前是检查四弟的功课,如今是带着四弟办差事,二是大哥照顾八弟,方式便是送礼物,包罗万象,各种各样的礼物,马匹、弓箭、配饰、笔墨……连布料都送过,当然和内务府供应的相比,大哥送出的礼物自然要更加精致贵重。

这两种方式都不适用于胤祉,前者太费时间和精力,他自己都打算躺平了当一条咸鱼,没事的时候哄哄孩子还行,让他去教导指引,那可就太为难他了,后者嘛,太费银钱了,他舍不得。

所以胤祉打算教导几个弟弟的方式是——言传身教,简单来说便是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教导几个弟弟。

上午他要去衙门,不能把三个小孩带去,下午在上书房和演武场他们各自进行各自的课程,也没有机会。

第32章 二更

在人手足够多的情况下,搬宫并不是件难事,同理,在人手足够多的情况下,几个弟弟还真用不到胤祉亲自去照顾。

首先,生活上是用不到的,每个阿哥配备的嬷嬷宫女太监足有几十人,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由内务府安排的,一小部分,也是能在阿哥身边当家作主的几个人,基本上都是由阿哥的额娘来安排。

十三和十四便是如此,也就十二是个例外,他并没有养在生母万琉哈氏膝下,而是跟着苏麻喇姑长大,苏麻喇姑做过太皇太后的侍女、嬷嬷,又照顾过万岁爷,是这宫里难得的体面人,万琉哈氏一个庶妃自然不敢越过苏麻喇姑插手。

其次,几个弟弟开蒙读书也用不到胤祉,每个阿哥读书从来都是皇阿玛给安排先生,几个小阿哥自然也不会例外。

皇阿玛心血来潮,折腾的便是他们这些倒霉儿子。

结果第二日,胤祉就收到了自己搬去北五所的旨意,随皇阿玛口谕一起来的,还有两箱子旧物,据过来的传旨的魏珠说,这两箱子旧物都是皇阿玛亲自挑的。

胤祉寻思着皇阿玛大概是觉得对不住他,把小儿子扔给大儿子去带,还一扔就扔三个,这也是亲爹能干出来的事儿,不过皇阿玛显然没搞明白他的喜好,如果送来的这两箱都是黄白之物便好了。

胤祉看了看单子,其中一箱是书,皇阿玛以前看过的旧书,上面还有皇阿玛的笔迹,这已经是胤祉收到的皇阿玛的第二箱书了,另一箱放着的则是皇阿玛曾经用过的砚台、弓箭、玉扳指、玻璃绣球灯、手炉……

还是那句话,这如果是放在几百年后,那都是价值不菲的古董,还是与历史名人有牵扯的古董,但是放到如今,这远不如送几块金子来的实在。

胤祉从前是沾了太子的光,跟着太子一同念书,先生们不是名臣,便是大儒,自从太子出阁读书后,这待遇也就跟着没了。

皇阿玛这次给几个弟弟选的先生都出自翰林院,十四弟的启蒙先生是上届的探花,就是太子主持春闱的那一届,也是翰林院目前年纪最轻的官员。

有这些数年寒窗苦读的昔日进士们给三个小孩开蒙,哪还用得到胤祉做什么,更何况他也没这个时间做几个小孩的启蒙先生,他自己还要读书练武不说,户部的差事也在他肩膀上压着呢。

宫里的‘照顾’,或者说是达官贵人的‘照顾’,从来都和寻常百姓家不同,百姓之家照顾孩子是亲力亲为,而达官贵人照顾孩子,不过是每日过问几次,甚至都不会陪着孩子用几顿膳食。

而到了胤祉这儿,皇阿玛让他照顾几个弟弟,也不是让他对这几个弟弟嘘寒问暖,宫里头哥哥照顾弟弟有两个最典型的例子。

皇阿玛前日赏赐给福晋的那些东西就很实用,首饰也好,绸缎也罢,还有那几个瓷瓶,都是能拿来用的,也能拿来送人。

可皇阿玛给他的这两箱子旧物,也就书能翻着看看,还要格外小心,不能损坏,不能使其沾上污物,另一箱呢,他是把皇阿玛用过的砚台拿出来摆上,还是把皇阿玛用过的弓箭拿出去显摆,平白遭人恨吗这不是。

胤祉让人把这两箱子东西放进库房边上,都不用将其打开,因为他马上就要奉旨搬宫了。

谁能想到呢,千盼万盼盼着搬出这里,结果竟不是搬出宫去,而是从一个阿哥所搬到另一个阿哥所,不只上朝时离乾清宫远了,离上书房也远了。

皇阿玛这可真真是‘作孽’啊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