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草清 > 第六百零一章 人民战争对人民战争

第六百零一章 人民战争对人民战争(第2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陈万策摇头感慨:“北面朝廷真是出息啊,先有新会人,后有定海人”,…”

他们在谈军政,下面韩玉阶等人有些坐不住了,本以为朝廷能顺手就将此事搞定,却不想遭了民人抗阻。朝廷碍着华夏大义,不好对民人大挥屠刀,这事确实难办。

南洋方面,航海条例颁布之后,广东福建海商过于活跃,跟荷兰人冲突不断,那又是一扇烽烟即起的大门。而在缅甸,暹罗得了军械和南洋各国的支撑,已接连打了几场胜仗,攻入缅境。兰纳(八百媳妇)国也得了清迈一部,正式复国。不列颠和法兰西的东印度公司都在缅甸开有分公司,还不知会有什么连锁反应。

留给英华布局江南的时间不多了……。

范晋沉声道:“枢密院的意见还是那一条,直攻大沽口,压迫雍正定约!”

这是最后一项备案,也是最激进的。包括李肆在内,众人同时摇头。只是打下大沽口,不去攻北京城,雍正不一定会低头。如果是再打北京城,雍正肯定要低头,但那意味着陆军大动。毕竟是在开阔的华北作战,没有足够的兵力,跟还有数万乃至十万以上骑兵可用的满清对敌,难保稳胜。

这就意味着军事战略的重点转向北面,而打下北京,又意味着政治战略也要跳过江南,重走老路,这还不如直接挥兵打江南呢。

李卫悠悠道:“织造啊,咱们也明白,你作生意也是为皇上和朝廷的,如今这形势,分外复杂,你也该出出力气……”。

李煦何等精明,点头道:“其他不管,我江南织造的商路,地方军政不能干涉!当然,生意归生意,江南终究是朝廷的江南,我会去说服江南丝棉商会,让他们安抚民间,同时捐资助战。”

原本由“定海大捷”而引发的江南“人民战争。”经由雍正的冷静和年羹尧的调理,外加李煦的调和,性质骤然从一时的狂热之潮,转向一项“可持续发展战略”。

消息由周昆来这个自诩中立的情报贩子,加上正在恢复的江南天地会发回,让正紧锣密鼓筹划江南下一步行动的李肆又抽了一口凉气。

计划越来越赶不上变化了……。

李肆叹道:“这不是军事问题,而是政治…”,从根本上说,是经济问题。”

刚说到这,李肆脑子一动,似乎把握到了什么,却还没想得明白。

薛雪却在问范晋:“定海之事,枢密院对孟松海三人的军法审裁有底案了么?如今消息在国内传播,典论有骂三人是懦弱怯敌,也有赞他们仁义,守了我英华身为华夏正朔的道义,此事不得不考虑这些典论。

范晋板着脸道:“战事未完,还不急论处,但军法即是军法,跟舆论有什么关系?”

接着他面色又缓和了:“我个人意见是,失职难逃,怯敌还算不上,毕竟对方并非清兵或民军,而只是民人。”

李肆这么想着,再度召开江南密议。

薛雪开篇点题:“雍正把江南民人塞在了南北之间,原本我们认为这只是一时狂热,冷处理一段时间就好,可现在却开始有了真正的威胁。

陈万策道:“年羹尧很厉害,他一面把民人推出来,一面又不再阻绝江南丝棉出境,这是既压又拉,如此消解了国中不少人对江南的企图之心,还让他们成了我们出手江南的阻力。”

范晋摇头,“年羹尧哪有那么厉害,能透悟我英华国政根底?这不过是李煦的压力,李煦背后就是雍正,雍正也不敢完全阻绝南北商路。”

李肆心头有些烦躁,不仅是为江南,萧胜在琉球打开了一扇血火大门,牵连多深多广,现在还不清楚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