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舍弟诸葛亮 > 第100章 被迫两线作战的刘备

第100章 被迫两线作战的刘备(第2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糜竺乖乖掏了钱,卖了赵云一个人情,还表示近期会再利用诸葛瑾给他改良的海船,看看能不能将来海路去幽州做生意,买些辽东战马回来。

而刘备军如今总共战马数量倒也有两三千匹了,其中一半多都是去年打袁术缴获的,光刘勋部的崩溃,就白给了刘备一千多匹马。

刘备军中精锐骑兵数量本就不足,当年从幽州带出来的骑兵旧部,多年征战、厮杀凋零,已经不足一千人了。

刘备去年缴获战马后,一度从步兵中抽调马术不错的充作骑兵、严加训练。这次赵云给他拉回六百个当过白马义从的,刘备当然直接把战马匀出来,先给赵云的人配上,以便立刻形成战斗力。

当下宾主尽欢,饮宴套交情发赏赐之际,忽然孙乾着急忙慌冲进大堂,打断了酒宴,还一叠声说收到探子急报,淮南有变。

赵云神色一凛,又从沉思中拉了回来,连忙对糜竺拱手致谢:“有劳子仲了,又让子仲破费……”

糜竺摆摆手:“钱财乃身外之物,何足道哉。”

原来,赵云此次来,也不光是一个人来的,还带了故旧部曲——

历史上,他一直在河北待到官渡之战那一年,刘备去投袁绍,赵云才再次找到机会投刘。而那次他在河北,也是为刘备拉来了数百勇士,“对外称左将军部曲”,对刘备重建骑兵部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。

可见,赵云在老家,一方面一直能掌握乡勇故旧,另一方面,还跟很多同样弃公孙瓒而去的白马义从将士有联系。

至于刘备提到的“扶危济困、信义素着,只愿雪中送炭,不愿锦上添花、贪慕富贵”,赵云其实也没想那么多。

只能说他内心隐约有这样的节操倾向,但他读书不多,自己也总结不清楚。居然还是刘备帮他说出来了,赵云一边喝酒,一边也就只能“啊对对对”,表示自己就是这么想的,主公如此知我,云唯有肝脑涂地誓死报答。

赵云此番来之前,内心其实是有点心理负担的,怕刘备不能再如三年前那样和他推心置腹,引为知己,为这几年的际遇,想了很多说辞,没想到最后一句都没用上,刘备都帮他圆了,而且比他自己想的还好。

刘备跟他喝了数巡,也不能始终逮着赵云一个人安抚,见道理讲清楚了,就又去跟简雍、田豫他们喝,感谢简雍不辞辛劳,此番立功。

而一旁的糜竺,趁着刘备去找简雍,也凑上来跟赵云喝了几杯,把其中原委大致说了一遍:“主公识人之明,天下皆知,子龙不必多心。此番你其实还得感谢一人——

毕竟当年公孙瓒杀刘虞这事儿,对其名声打击太大了,杀完刘虞后,就有很多人弃公孙瓒而去,但也不想投袁绍,就赋闲不再当兵。赵云能拉到的,也都是这类人设。

此次,赵云虽然提前三年回归,但他在冀州老家的人脉还在,听说要为刘备效力,就又临时呼朋引类,拉了六百故旧和白马义从老兵——只是战马方面,赵云也筹不到,所以即使这些人都是精锐骑兵,暂时也只有几十匹战马,剩下大部分人暂时只能当步兵用。

简雍用海船运送他们南归时,也没那么多运力来运数以百计的战马,只好是到了南方后再另行解决。

赵云在拉人时,是许诺了不少“安家费”和其他赏赐的,简雍在河北时手头没那么多现钱,就先把这六百骑及其家眷拉来南方,空口画大饼说到了广陵就有钱。

刘备接到之后,当然不会不认账,赵云许下的价码,他全部吩咐照给,但府库暂时没那么多闲钱,就再次让糜竺自掏腰包。

主公刚才揣测的那些言语,其实是去年冬天,子瑜先生家分门立户时,酒席上子瑜先生向主公提起的。主公也深以为然,才有后续宪和此行。我也没想到,子瑜先生与子龙你素昧平生,却能于千里之外猜中你这几年的心境、顾虑,真乃神人也。”

赵云闻言也是大惊,没想到世上居然还有人从没见过他,仅凭别人的转述,就把他揣摩得这么透彻——虽然那“子瑜先生”分析的说辞,并未完全跟他内心吻合,但至少是帮他和刘备各自找了一个台阶下,对于促成此事可谓是居功至伟。

“普天之下,竟有如此神人?能在千里之外,揣测出一个素昧谋面之人的心境?还能找出同时挽回双方面子的说辞?这是何等洞察入微。将来若有机会,倒是要当面拜谢、请教……”

赵云心中如是暗忖。

糜竺把这些话说开后,又跟赵云随口拉交情:“子龙带来的部曲,我也都已奉主公之命,善加赏赐、安顿了,子龙不必挂心,日后但专心为主公效力即可。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