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思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草清 > 第五百七十九章 英华的咬文嚼字

第五百七十九章 英华的咬文嚼字(第1 / 3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从年底开始,地方补学就如春雨后春笋般涌现,教书先生们为在最快时间里教给这些学生最多东西,都不约而同选择了“军文”,反正朝廷没说不能用这种简化了不少的文字。

这事在各个层面都引发了纷争,文部、都察院,地方县府,有赞同有反对的,理由都很充足。

为在最短时间里实现官兵能读会写的目标,推行简体字是最佳选择,因此在军队里,文字另有面目,被称为“军文”。

国家形势跟军队不同,国中教育体系正稳步推进,白城学院的道党也刚刚出笼,一国读书人的新气象还没完凝聚成形,迫切性也不高,短期之内,李肆并没有在国中推行简体字的打算。

可没想到,历史的洪流却已浩浩荡荡冲开了堤坝,自己拐上了这一条道路。

李肆其实该想到的“简字运动”早早登场,不过是他拧开东西两院这个水龙头后的连锁反应。

西院人少,成分简单,可以不提。东院为照顾一国民人,能让他们在金融事上发声,院事位置相对较多,设有一百六十个,基本是按二十万比一的人头来算的。

第五百七十九章

英华的咬文嚼字

此时李肆还并不清楚,已经有人脱离了他的掌控,将年羹尧一事推向雍正借文字狱锻造权柄的涡流中。查嗣庭案让他感叹历史惯性,而国中所起的波澜,又让他感叹历史已不可把控。

北面的雍正四年,南面的圣道四年,在后世史书中都是一个文字年,北面在搞文字狱,南面在搞文字运动。[]

民间称呼为“兵字”,士林称呼为“军文”的文字,大举入侵教育领域,很多蒙学、补学乃至县学,都开始教导这种“军文”,甚至在报纸上都有所反应,一些影响力不大的报纸都开始用这种文字。

即便加了在当地居满三年,年税满十两,生员、县学毕业或经县

学考试认可等限制条件,有资格参与推选的民人也有数十万。

此时这一国人心还未蜕变,没看透东院的本质,只将其当作御史台、都察院那一类的衙门。听说只要有足够的人推选,就能当官,就能在一国金融事上出声,不仅这数十万人动了起来,还有更多没什么文化的乡绅也动了心思。

大字不识就去搅和国政,为民出声自是说不过去,但将这些地方上最活跃的人丢在一边也不合适,因此朝堂开列推选资格时,在第三条里留了个后门,在县学组织“文化资格”考试,通过考试就有资格。

这个后门惹出无数麻烦,文部由此而多了一条发财路子,都察宪由此业绩大涨,而乡绅们除了行贿之外,也因为考试必须要留卷底,不得不硬着头皮读书认字。

对儒党来说,这是继英华在蒙学、县学推行横版字序后,对华夏道统的又一桩灭绝之举。他们再度跳腾起来,舆论因东西院之事本就无比曹杂,小谢使团回国,带回大量风物故事,更惹人瞩目,再加上他们的叫嚣之声,这一国格外热闹。

这“军文”是什么呢?

简体字……

确切地说,是没有标淮的简体字。

“军文”源于英华军几次扩军,扩军后要维持一支近代军队的战力,一项基础就是继续保持司卫时代的文书作业,由此进行组织管理,这就要求十来万陆海军官兵都得粗通文墨。而要办到这一点,要做的就不止是招募穷酸读书人进军队,让他们教导官兵那么简单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